豫人為善丨一場無聲的溫情接力 他們幫游客開啟尋房“加速度”
2025-05-04 10:36 來源: 大河網(wǎng)
尋找丟失證件,領(lǐng)取寄存的行李箱,幫助找不著媽媽的孩子……2025年的五一假期,開封博物館的志愿者們還是那么忙碌。
5月2日,當暮色開始籠罩開封博物館的仿宋建筑群,一位特殊的游客急匆匆地來到服務臺向志愿者尋求幫助。他一邊急切地打著手勢,一邊拿著手機用力比劃,嘴里還發(fā)出讓人難以理解的“哦,啊”單音節(jié),臉上滿是焦急。
見狀,志愿者宋軍連忙上前詢問。經(jīng)過一番耐心溝通,原來這位李先生是來自新鄉(xiāng)的游客,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用語言正常交流,他想請志愿者幫忙在附近找一間價格合適的民宿。
得知李先生的需求后,宋軍、劉瑞玲、王艷君三位志愿者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圍在服務臺前,手機屏幕的光亮映照著他們緊鎖的眉頭,一場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的“尋房行動”就此拉開帷幕。李先生緊緊攥著寫滿溝通記錄的便箋紙,目光在志愿者與手機之間來回游移,喉間不時發(fā)出因焦慮而產(chǎn)生的低沉聲音。
這是黃金周閉館前的一場溫情接力。當其他游客陸續(xù)離場時,宋軍、劉瑞玲、王艷君三位志愿者仍在為特殊求助者奔走。手語溝通的障礙被手機備忘錄打破,宋軍快速滑動著訂房App,將篩選出的房源信息逐條轉(zhuǎn)錄;劉瑞玲同步撥通第7通咨詢電話,嗓音已有些沙??;王艷君則將周邊三公里內(nèi)所有青旅、民宿的實拍圖全部截圖保存,供李先生比對手勢確認。
“當時看見他滿頭大汗,我們知道這事兒對他來說不僅僅是找個住處。”志愿者王艷君回憶道。在連續(xù)遭遇“滿房”提示后,三人啟動“民間通訊錄”,通過熟人網(wǎng)絡挖掘潛在房源。最終,在經(jīng)過一小時的電話溝通后,距博物館步行僅10分鐘的一個家庭民宿亮起“空房”提示,當手機屏幕上跳出152元的實惠價格時,李先生雙手合十,對著志愿者連鞠三躬,以表達他內(nèi)心深深的感激。
這份無聲的謝意持續(xù)發(fā)酵。5月3日開封博物館一開館,身著整潔襯衫的李先生帶著滿滿的謝意重返博物館。通過打字志愿者們了解到,他回到民宿后就將自己的經(jīng)歷分享給了朋友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讓更多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暖與善意。
在開封博物館志愿者服務站,這樣的溫情時刻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服務臺的針線盒記錄著為游客縫補背包的細致,磨損的旅游地圖見證過為迷途者規(guī)劃路線的專注,而那本被汗水浸濕的便箋本上,還留著為海外游客翻譯方言的注音符號。
“幫助特殊群體就像破解立體拼圖,需要調(diào)動所有感官?!敝驹刚咚诬娬故局謾C里新下載的手語教學App說,“現(xiàn)在我們正跟著視頻學基礎(chǔ)手語,希望下次就能直接對話了?!?/p>
當最后一批游客踏著閉館鈴聲離去,寄存的最后幾件行李被志愿者們小心取出,那盞始終亮著的服務臺頂燈,恰似這座古城溫暖有力的心跳,傳遞著無盡的溫暖與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