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54年只做一件事——愿人人都是“活雷鋒”
2025-02-27 10:24 來源: 河南日報
孫永清在鹿邑縣高級中學為學生講解雷鋒故事。
“我今年73歲了,平時不吸煙、不喝酒、不打牌,自1971年從事教育事業(yè),至今54年,就只有一個愛好:畫雷鋒、學雷鋒、做雷鋒?!?月22日,在鹿邑縣賈灘鎮(zhèn)高莊村見到被譽為“雷鋒精神傳承人”的孫永清時,他的第一句話如此說。
作為一名常年工作在鄉(xiāng)村的人民教師,孫永清幾十年來獲得中央(國家)、省、市三級58次榮譽稱號,事跡被國內(nèi)外100多家主流新聞媒體報道。
用人生詮釋雷鋒精神
“豫東鹿邑縣是老子故里,文化底蘊深厚。我1952年3月出生,20世紀60年代求學時,是天天唱著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長大的?!睂O永清說。
1971年,19歲的孫永清懷著“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的夢想,登上村里學校的三尺講臺。
“當時,我根據(jù)少年兒童愛看圖、愛聽故事的特點,利用業(yè)余時間自辦《雷鋒故事流動展覽》,沒想到這一干,就是54年。”
1971年9月,孫永清著手制作第一部雷鋒宣傳畫集。辦畫展需要較高的繪畫技術(shù),他就利用周末時間,前往15公里外的縣城北關(guān)教師進修學校以及商丘、安徽亳州等地,向美術(shù)老師虛心求教。沒有資料,他就利用業(yè)余時間,遠赴雷鋒家鄉(xiāng)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搜集資料。
“經(jīng)過一年的不懈努力,我終于畫出了60幅反映雷鋒事跡的宣傳畫,講述了雷鋒從出生到殉職22年的真實、樸素、感人事跡?!?/p>
為激發(fā)青少年學習雷鋒精神的興趣,孫永清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為紀念雷鋒犧牲50周年,2011年,他成功繪制了第四部畫展,表現(xiàn)形式也由以前的“手搖式”變成了“遙控式”。他把雷鋒故事繪制成一個個小故事,連接成一條30米長的畫卷,纏繞在上下兩個轉(zhuǎn)動軸上,鑲嵌在半平方米大的木框里。在轉(zhuǎn)動軸一頭安裝遙控裝置,并錄制好解說詞。
“我在宣講時,只要手持遙控器輕輕一按,雷鋒一生的動人事跡,像放電影一樣,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被師生譽為‘洋電影’?!?/p>
光陰荏苒,老畫破舊了,孫永清就畫新的;畫集由黑白畫變成了彩色畫,由“手搖式”變成了“遙控式”;宣傳范圍由本校、本鄉(xiāng)、本縣、本市擴大到全省各地,也由主動上門變成了很多單位的盛情邀請。
用奉獻書寫雷鋒精神
“榜樣教育是一項深入持久的育人工程,用雷鋒精神教育影響一代代青少年,必須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支持,才有了我54年來堅持畫雷鋒、講雷鋒、做雷鋒、傳承雷鋒精神的動力和信心?!睂O永清說。
為更方便、更形象地宣傳雷鋒精神,孫永清不斷創(chuàng)新鉆研,對雷鋒畫展、雷鋒事跡展板、雷鋒故事巡展宣傳畫、雷鋒故事專題片進行了數(shù)次創(chuàng)意改編、完善、充實,運用多種有效的宣傳形式激發(fā)青少年知雷鋒、學雷鋒、做雷鋒的熱情。
他每到一處宣講,都運用精心準備的獨特組合教具:展出《雷鋒事跡義展》展板;播放雷鋒故事專題片;免費贈送《雷鋒故事巡展》宣傳畫,用豐富的宣講形式,讓雷鋒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從1971年至今54年來,我用手中的畫筆,自制了6部《雷鋒故事流動展覽》,制作了8套《雷鋒事跡宣傳畫》,錄制了8部雷鋒故事視頻專題片,志愿奔赴各地約計行程2萬余公里,在省、市、縣城鄉(xiāng)中小學巡展義演2500余場次?!睂O永清介紹說。
用行動傳承雷鋒精神
2012年7月,60歲的孫永清退休,城鄉(xiāng)多家民辦學校負責人到家高薪聘請,都被他婉言謝絕,他仍按照以前的習慣,走出家門義務傳承、弘揚和傳播雷鋒精神。
“人家都來聘請你,你就干吧。退休了別再搞這畫展那畫展了。小兒子30多歲了還沒成家,你不著急嗎?還不趕緊掙錢去!”妻子蘇愛榮多次不理解地埋怨他。
“我雖然退休了,但傳承、弘揚、傳播雷鋒精神的志愿服務不能退休,這是我?guī)资甑淖杂X行動和畢生追求,我要把個人的興趣和愛好與國家的需要結(jié)合起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實現(xiàn)我的人生價值?!彼_導妻子說。
2015年2月,孫永清把自費制作的33套宣傳畫《雷鋒事跡義展》捐獻給全縣城鄉(xiāng)中小學校。他還自費2000余元錄制了雷鋒故事專題片《永遠的旗幟》,同年3月5日被縣文明辦上傳到鹿邑文明網(wǎng)上,并在縣電視臺播出。
斗轉(zhuǎn)星移,孫永清從英俊青年到滿頭銀發(fā)。如今,他依然過著清貧而充實的生活。
54年來,他制作了一版版雷鋒宣傳畫展板,錄制了一部部雷鋒故事專題片,一趟趟到各地學校、廣場、社區(qū)傳播雷鋒事跡和精神,用自己的志愿服務弘揚正能量,傳播真善美。
“弘揚傳承雷鋒事跡和精神,每年要花銷萬余元,但我從來沒感到苦和累。我經(jīng)濟上并不富裕,但每當看到一封封全國各地寫給我的來信,看到一代代青少年在雷鋒精神鼓舞下茁壯成長,我心里就感到很欣慰,總覺得自己在精神上是一個富有者?!睂O永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