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尋找“雷鋒”結果公布!10萬元獎勵這20名河南防汛救災中的平凡英雄
2021-09-15 13:51 來源: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朱麗文)在河南防汛救災中,涌現出無數感人肺腑的凡人善舉,一個個“雷鋒”令人淚目。為廣泛宣傳這些“雷鋒”的先進事跡和高尚品質,雷鋒雜志社聯(lián)合中華慈善總會雷鋒專項基金、河南省老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河南文明網、大河網面向全社會組織開展“尋找學習百名河南省最美抗洪搶險者”活動。雷鋒雜志社捐助將拿出10萬元獎勵平凡英雄,通過征集100名河南省最美抗洪搶險者,在大河網等媒體上進行公開評議,選出20名入選名單,每人頒發(fā)5000元現金及證書作為獎勵。
在網友的積極推薦下,無數個挺身而出的無名英雄,無數個將汗水融入每一次救助的平凡英雄,被公眾所知。經過網友公開評議,最終確定20名,他們分別是,賈澤宇、王相鋒、康玉輝、曹亞民、金曉光、王予、周大坤、袁格兵、徐梓涵 、馬壯壯、楊俊魁、劉巖、王洋洋、魏成雨、夏桐、阮雙龍、鄭彩陽、閆先鋒、佛山菠蘿救援隊、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
1、賈澤宇:暴雨中系起“營救繩”挺身而出營救45名老人
連日來,安陽市出現罕見持續(xù)性強降雨天氣,安陽市殷都區(qū)北蒙街道辦社會事務辦成員、小營村包村干部賈澤宇,得知養(yǎng)老院外面道路上的水已經沒到了腰間,他跳入水中,拿著繩子在路的兩頭系起了一個可以過人的“營救繩”。在一上午的營救當中,他把養(yǎng)老院45名老人安全地轉移到提前準備的安置點,無一老人受傷。期間,由于他已經三個多月沒有回家,家里的父母非常擔心他的安全,但他只是給家里發(fā)了幾條報平安的短信,又繼續(xù)投入到接下來的抗洪救災。
2、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進入現場最早的民間救援隊
7月20日,鄭州市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造成多路段積水嚴重,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是行動最快、進入現場最早的一支民間救援隊伍。上午10時,牛振西和他的隊員們緊急集結開始備勤,13臺機動車、14艘沖鋒舟、100余名志愿者第一時間投入防汛搶險志愿服務。當晚,救援隊就利用沖鋒舟和槳板擺渡受困群眾600余人次。
3、王相鋒:累到聲音嘶啞卻不休息
在鄭州二七區(qū)的一處救災物資轉運點現場,一路小跑、喉嚨嘶啞的王相鋒格外引人注目。王相鋒號召市民大災面前奉獻愛心的舉動感染了很多人,在他的引領下,市民們紛紛展開行動。很快,轉運點捐贈的救災物資堆積如山,短短幾天,經王相鋒的籌備點發(fā)送到各河南各地受災點的物資已裝滿了15輛汽車。
4、康玉輝:向母親隱瞞赴災區(qū)救援之事
康玉輝(左一)
康玉輝,是伊川縣蛟龍救援隊的隊員。在出發(fā)救援之前,為了不讓68歲母親知道他去參與救援而擔心,他利用在家和公司的場景用手機錄了很多小視頻:“我母親有高血壓等疾病,不能情緒激動,我怕她萬一打電話,所以在走之前把所有能考慮的問題都錄了個遍,以備不時之需,能‘糊弄’過去就行?!笨涤褫x2019年加入伊川蛟龍救援隊,平時在伊川轄區(qū)內參與救援次數較多,這次奔赴鄭州、新鄉(xiāng)救援,是他第一次去外地救援。
5、曹亞民:洪水中救起婦女、嬰兒 被贊“最美托舉”
曹亞民(右一)
在衛(wèi)輝大轉移時,有一艘沖鋒舟滿載被困人員正向安全地行駛時,由于受到其他沖鋒舟對向行駛掀起的波浪后,沖鋒舟被灌滿了水,瞬間傾斜,舟上有老人、孩子、還有一位婦女抱著三個月大的嬰兒掉入了水中,此時,甘肅省酒泉市藍天救援隊隊長曹亞民迅速吹響救援口哨,其他救援人員迅速向傾斜的沖鋒舟游去,就在抱孩子的婦女將要沒入洪水中時,救援隊長一把拉住她,并將三個月的嬰兒托舉在肩膀,由于隨時都會翻船,救援隊長扛著嬰兒跳入了洪水中,其他人被迅速趕來的其他救援人員解救,所有人安然無恙。
6、金曉光:連夜轉移70余名受災群眾
河南工程學院教師金曉光是一名退伍兵,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他積極參加峽谷救援隊,奔赴新鄉(xiāng)市抗洪前線用沖鋒舟進行救援,夜間救援能見度低,水下情況復雜,有護欄,花臺和沖垮的道路指示牌及被淹過車頂的汽車,且部分道路存在漏電現象。金曉光帶領一小組主要進行醫(yī)務工作者轉移任務,一夜共轉移人員70余名。
7、王予:帶病募集10萬元
漯河《今夜情懷》愛心團隊負責人、河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王予,帶領《今夜情懷》愛心團隊,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志愿服務活動。汛情發(fā)生后,她拖著帶病之軀,僅用一天半的時間就募集到 26000多元,一邊發(fā)起為??h災區(qū)募集救災物資的倡議,一邊點對點與重災區(qū)取得聯(lián)系,讓他們列出所需物品的名稱,精準購買他們急需的救災物資,7月31日她帶領團隊千里馳援浚縣,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災區(qū)群眾的手里,他們團隊捐贈的近10萬元救災物資發(fā)揮了最大化的作用。
8、袁格兵:奮不顧身跳進水里奮戰(zhàn)救援50余人,被公司破格錄取
袁格兵(右)
袁格兵,中鐵一局勞務工,在返回項目駐地的過程中路過京廣北路隧道附近,隧道內積水水位已經有2米,京廣路與隴海路交叉口的積水即將漫過快速公交站臺機電房頂。很多車輛和人員被困,很多互不相識的人員都在搶救被困人員。他沒有多想,立刻跳進水里參與救援。從那天下午至次日凌晨,16個小時,他救了50多人。后來,有人專程去他公司致謝。被單位得知后,他被破格錄取為正式員工。
9、佛山菠蘿救援隊:汛情后主動請戰(zhàn)留鄭支援疫情服務
7月20日下午1點,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菠蘿義工黨支部得知河南鄭州突發(fā)洪災,“災情就是命令”,支部立即決定,指調剛剛參與四川廣安抗洪返回佛山的隊伍立即調頭北上趕往鄭州參與救援行動。從7月21日至31日,積極協(xié)助當地政府開展各項救援工作,先后在鄭州市經開區(qū),新鄉(xiāng)市鳳泉區(qū)大塊鎮(zhèn)陳堡村、淇縣、浚縣、衛(wèi)輝等地開展救援服務。7月30日鄭州市公布已確認本土感染病例,8月1日接到河南政府相關部門通知,要求救援隊伍暫時撤回佛山。救援隊為了繼續(xù)參與救援寫下請戰(zhàn)書,申請留守與河南人民一起共克時艱,他們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
10、周大坤:不會游泳卻永遠從水中救出15人,鄭州這位“90后”勇敢持續(xù)救險
周大坤不會游泳,但7月20日晚他套上游泳圈,在鄭州市農科路與經三路交叉路口附近持續(xù)救險,共從水中救出15人。這位曾獲“中國好人”稱號的90后說:“我是被鄭州4個阿姨收養(yǎng)長大的,這個城市的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力所能及地回報!”
11、徐梓涵 :10歲姑娘捐出積攢的5000元給紅十字會
徐梓涵(中)
10歲的徐梓涵是洛陽市洛龍區(qū)開元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當她從家人聊天和電視新聞報道中得知,因強降雨家鄉(xiāng)很多地方受災,與家人商量,決定把自己積攢下來的壓歲錢和零花錢全部捐給受災群眾。7月23日上午,她與父親一起來到洛陽市紅十字會,把平時積攢的壓歲錢和零花錢共計5000元捐給紅十字會,用于幫助災區(qū)和受災群眾。
12、馬壯壯:外賣小哥縱深跳入水中救起即將被洪水卷走的女子
馬壯壯(左)
鄭州汛情期間,朋友圈的一條雨中救人短視頻廣受關注。畫面中,一名女子緊抓洪水中的白色小轎車門把手,身體被洪水猛烈沖擊,最終體力不支被洪水沖走,就在這時,旁邊一名身穿黑T恤的男子,縱身一躍,于渾濁的洪水中一把抓住年輕女子,另一名男子也從旁邊趕來,兩人一起拖住女子……黑衣男子叫馬壯壯,鄭州本地人,同他一起救人的是同事李響,兩人都是“90后”,也都是外賣小哥。說起洪水中救人的事,馬壯壯和李響的回答樸素而真誠:“當時情況緊急,沒想那么多,那是個活生生的人呀,肯定要伸手幫一把。”
13、楊俊魁:網約車司機暴雨中勇敢救下被困夫婦
7月20日下午4點左右,網約車司機楊俊魁駕車至京廣隧道入口時,降雨情況已經十分惡劣,暴雨之下數十百輛汽車被雨水沖往隧道,只能棄車上岸,在一旁安全地帶等待救援。過了一個小時,暴雨仍在繼續(xù),水位可能已漲到三米左右,此時楊俊魁突然看見一對50多歲的夫婦被困水中,他當即跳入水中,向他們游過去,與其他熱心人士一同救下被困的這對夫婦。隨后,楊俊魁又勇敢地救下5名落水者。
14、劉巖:赴災區(qū)救援返家后又捐贈25萬元防汛救災款
劉巖(右)
38歲的劉巖是洛陽神鷹救援老城大隊的一名成員。從河南遭遇暴雨的第一天起,他所在的救援隊成員就紛紛前往鄭州、新鄉(xiāng)救援。7月23日19時,剛下班的劉巖連晚飯都顧不上吃,就和4名隊友連夜開車前往衛(wèi)輝市。當晚,他們4人一個小組進入被洪水淹沒的村莊轉移被困群眾,救了35人,有90多歲的老人,也有1歲多的小孩。直到次日3時許,所有隊員都累得癱坐在臺階上,他們才撤離。由于還要上班,加上體力不支,26日凌晨他返回洛陽。身在洛陽,心系災區(qū)。在洛陽市老城區(qū)工商聯(lián),劉巖向老城區(qū)慈善協(xié)會捐贈25萬防汛救災款。
15、王洋洋:燒烤店主機智砸窗協(xié)助30余人從地鐵逃生
7月20日,河南鄭州遭遇持續(xù)強降雨,積水涌進地鐵5號線列車車廂,市民王洋洋被困超5個小時,他和另一位乘客砸窗自救,鉆入水中尋找滅火器,拿到滅火器后,王洋洋腳踩墻上的電纜架,砸開了同一車廂的三個窗戶,原本封閉的車廂進入了空氣。王洋洋邊營救邊安撫著乘客的情緒,最終,30余人通過砸破的窗戶逃生脫困。救人的王洋洋,是一家燒烤店的店主。媒體報道后,不少網友被他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的精神打動,自發(fā)號召大家去他的燒烤店多多支持。
16、魏成雨:把自己的皮劃艇讓給別人逃生
魏成雨是河南農業(yè)大學農學院2019級學生,家住在衛(wèi)濱區(qū)趙村,7月23日下午,他擔心災區(qū)村民人身安全,便隨家人和村民一起自發(fā)組織,分為兩批前往距家十五里左右的牧野區(qū)寺莊頂,進行救援。為了能救更多的村民,把皮劃艇讓給別人。據魏成雨介紹,當時情況緊急,積水又深又冷,救援人員幾乎全身泡在水里,他們隊采用輪班制,在水中連續(xù)救援近七個小時,中途小腿在水里不斷抽筋,但他們咬牙堅持,用力推著皮劃艇向安全區(qū)域靠近。最后魏成雨等人一共救上來6戶人家,32人。
17、夏桐:美女志愿者在抗洪搶險一線奮戰(zhàn)九晝夜
夏桐是一位護士,24歲。從7月20號鄭州水災發(fā)生后開始,一直到新鄉(xiāng)、衛(wèi)輝水災結束,她一直作為一名志愿者戰(zhàn)斗在抗洪搶險第一線9個晝夜。夏桐所在的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了線上志愿者管理群,她負責整理線上救援電話和志愿者信息。7月21日,經志愿者群里聯(lián)系,夏桐找到了家里有水有電的志愿者小方。在核實求援信息的時候,夏桐第一時間對接2萬份食品捐贈物資,送往馬寨鎮(zhèn)災區(qū)救急。夏桐和另外幾名志愿者趕往受災嚴重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搬運物資,協(xié)助轉移醫(yī)護人員,忙到凌晨4點。
18、阮雙龍、范成龍:“00后”少年主動報名志愿者
在這次防汛救災中,尉氏縣莊頭鎮(zhèn)莊頭三中被作為安置點。00后少年阮雙龍和范成龍第一時間作為志愿者來到安置點幫忙打掃衛(wèi)生,為受災群眾營造更好的環(huán)境。洪水退去后,受災群眾基本撤離,他們又幫忙收拾東西,很是積極,在作為志愿者的期間,沒有一天不積極。他們的事跡被大河網報道后,網友紛紛為他們點贊,稱贊他們是00后的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19、鄭彩陽:大學生與朋友創(chuàng)建第一個救助信息匯總群,更新物資需求等重要救援信息
7月20晚汛情爆發(fā)后,鄭彩陽與兩個朋友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鄭州救助信息匯總微信群,整理、更新群眾救助、物資需求等重要救援信息。不到半小時,群里就涌進了近400人,他們間多是陌生人,復制、粘貼各處看到的求助和救援信息,轉發(fā)到微博、微信群和朋友圈。鄭彩陽說,互聯(lián)網就像是一張網,“把那些人從洪水和無助中打撈上來”。她的微信朋友圈背景,是這樣一行字:“我希望我和我的世界里的人,都平安幸福健康?!?/p>
20、閆先鋒:與救援隊一起轉移群眾1400余名,身上起濕疹仍堅持救助
閆先鋒是湖北省黃石市公安局下陸分局應急機動隊副隊長、中志協(xié)應急委湖北特勤服務隊隊長、湖北黃石雄鷹應急救援隊教官。7月20日,閆先鋒從新聞中得知河南災情急需救援。從沒有休過年假的閆先鋒,第一次向領導提出休年假的申請,表示要和救援隊一起參加救援。與隊友轉移被困群眾1400余名、運送物資不計其數,聯(lián)系湖北黃石愛心企業(yè)捐贈價值10余萬元的食物及7臺發(fā)電機完成定點捐贈。由于長期在水里浸泡,閆先鋒的腳泡發(fā)、泡皺、泡爛,身上起滿濕疹,手、胳膊、臉、脖子上被曬蛻皮,他依舊堅持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