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召開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作新聞發(fā)布會
2022-03-10 10:41 來源: 南陽文明網
3月9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工作新聞發(fā)布會。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門重點介紹本次市民文明素質提升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具體工作任務,并就市民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一個城市最美的風景是人,市民素質是城市文明之本,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是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滿足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舉措。振興傳統節(jié)日、學習先進典型、整治誠信缺失……2022年,我市將重點圍繞精神文明建設“十項重點工作”,組織開展主題活動。
文明尚禮長精神
持續(xù)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設施和宣傳文化陣地,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落實到全民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各個方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法治環(huán)境。廣泛開展文明禮儀線下線上教育引導,大力營造全民學禮、明禮、尊禮、用禮的濃厚氛圍。
弘揚時代新風尚
大力開展弘揚時代新風系列活動,持續(xù)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在重要傳統節(jié)日和時間節(jié)點組織家庭文明建設活動,不斷加強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
廣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huán)保生活方式,做好文明旅游正面引導與反面曝光,治理規(guī)范旅游市場秩序。開展綠色生活創(chuàng)建行動,廣泛宣傳推廣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動綠色消費,促進綠色發(fā)展。扎實開展“文明交通綠色出行”活動,集中治理不文明交通行為。
持續(xù)開展加強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主題宣傳教育,廣泛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引導廣大居民群眾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過好“我們的節(jié)日”
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通過重要節(jié)慶日、紀念日舉辦群眾性慶祝和紀念活動,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弘揚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黨和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精神,引導人們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為重點,廣泛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活動,推進傳統節(jié)日振興工程。
人人爭當“紅馬甲”
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建立志愿服務工作協調機構,弘揚志愿精神,積極培育志愿文化,開展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以社區(qū)、公共文化設施、景區(qū)景點、醫(yī)院、交通場站、政務大廳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重點,建立有人員、有項目、有管理的志愿服務站點,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tài)化。
懂法用法遵守法
落實《法治中國建設規(guī)劃》和《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guī)劃》,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
崇德向善學榜樣
開展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健全完善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幫扶禮遇制度,引導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發(fā)揮示范表率作用。在媒體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時代楷模、崗位學雷鋒標兵和新時代好少年等先進典型專題宣傳,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
文明浸潤細無聲
多種形式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活動,進一步加大我市“原創(chuàng)公益廣告作品”征集、制作、刊播的獎勵和扶持力度,力爭出彩出新、做亮做精。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兩微一端等方式加大刊播頻率,持續(xù)刊播。設計制作與城市景觀相融合、與城市歷史文化相承接、與市民接受方式和欣賞習慣相契合的公益廣告、景觀小品,在社會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等顯著位置刊播展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風尚有機融入各類生活場景。
文明網絡涌清流
開展網上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做好網上正面宣傳,強化網絡文明自律,規(guī)范網絡傳播秩序,加強網絡誠信建設,開展網絡公益活動,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加強網絡素養(yǎng)教育。用好地方網絡及相關新媒體平臺,壯大精神文明建設網上宣傳聲勢。
誠實守信尚可敬
以“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為抓手,加強誠信宣傳教育,弘揚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人文傳統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契約精神。大力樹立誠信典型,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誠信缺失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治理,推動將市民嚴重不文明行為納入個人征信系統,以個人信用記錄規(guī)范市民公共行為,努力營造守信可敬、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
全民活動共參與
利用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時間節(jié)點,普及科學知識,開展群眾性科普活動,弘揚科學精神,提高科學素質。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鼓勵和引導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營造全民健身氛圍。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建設書香社會,支持實體書店發(fā)展,推動數字化文化傳播與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