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75名宣講志愿者: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2019-11-28 15:29 來源: 大河網(wǎng)
一排排整齊的樓房、一條條潔凈的道路、一座座美麗的花園……11月27日,記者來到位于滎陽市區(qū)東部的豫龍鎮(zhèn)劉村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大禮堂內座無虛席,村民們早早在這里聚集,等待著“好故事”的開講。
上午9點,滎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愿者克淑霞走上講臺,用最短的時間,最易懂的語言,結合滎陽實際深入淺出地為群眾講解了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的時代背景和重要意義、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與克淑霞側重理論宣講不同,志愿者陳丹更側重用“小故事”講清“大道理”,她結合全會上提出的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為群眾宣講滎陽的孝老愛親事跡,原汁原味的方言、繪聲繪色的講述,引來了群眾陣陣掌聲。
“你看俺村這社區(qū),出門就是市區(qū)兩條主干道,綠化、環(huán)境方方面面的條件都沒得說。”劉村社區(qū)支部副書記王全水拉著記者在社區(qū)里觀摩,“村子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集中體現(xiàn)。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自信’,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召開后,滎陽市及時召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動員會,結合本地實際,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萬場宣講進基層”“百姓宣講直通車”等活動結合起來,進企業(yè)、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qū)、進網(wǎng)站,形成以課堂宣講為主的“課堂式”、以官網(wǎng)官微宣講為主的“網(wǎng)絡式”、以文藝演出宣講為主的“文娛式”、以民間會集宣講為主的“民俗式”、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宣講為主的“配送式”等多種宣講模式,構建全方位、立體式、面對面、實打實、心連心的宣講體系,打通宣講最后一公里。
“為將宣講引向深入、落到實處,我們在全市招募了75名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志愿者,并進行了專題培訓。”滎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宏偉說,目前,志愿者已深入到各行政村、社區(qū)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講清楚、講明白,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讓干部群眾愿意聽、喜歡聽,讓全會精神入腦入心,真正落到實處,在全市上下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王君杰 蔣士勛 李艷艷)
